定義:密度梯度離心是一種借助離心力和液體密度梯度,將顆粒按密度差異進行分離和純化的技術。通過制備自上而下遞增的密度梯度液柱,并在頂部加載樣品,離心時不同密度的顆粒會在與其自身密度相等的液層處形成條帶,從而得以分離。
可以同時使樣品中幾種或全部組分分離,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分離效果好,可一次獲得較純組分。
按照離心分離原理,密度梯度離心又可分為速率區帶離心和等密度梯度離心。
速率區帶離心(Rate zonal centrifugation)
根據樣品中不同組分粒子所具有的不同的體積大小和不同的沉降系數,將混合樣品進行離心分離提純。離心時將需要分離的樣品溶液置于由密度梯度材料,如蔗糖等形成的梯度液柱上面,且樣品粒子的密度必須大于梯度液柱中任一點的密度,否則得不到理想的區帶離心效果。離心時,混合樣品中不同的組分將在梯度液柱的不同位置分別形成各自的區帶,選擇適合的轉速和時間進行離心,當各組分區帶距離拉得最遠時,結束離心,然后將區帶取出(圖3)。這樣只需通過一次離心就可以把混合樣品中的各組分分離提純,其純度和回收率均可滿足要求。
制備密度梯度:將密度較低(輕)的緩沖液置于離心管頂部,下方依次疊加密度遞增的緩沖液,形成連續或不連續的密度梯度。
加樣:把含有目標顆粒的樣品輕輕鋪加于梯度液柱頂部。
收集:停止離心后,通過穿刺、吸液或冷凍切割管壁等方法,按層收集不同條帶中的顆粒。
通過一次分離純化,組分的沉降系數相差20%以上的即可選用此法,分辨力高,操作熟練可以將組分沉降系數相差5%~10%的樣品很好的分離。
材料的條件限制,樣品液濃度不能太高,否則操作條件很難控制,同時此法與差速離心法相比,處理樣品的量要小的多。
速率區帶離心的時間必須嚴格控制。時間不能太短,否則樣品區帶不清;也不能太長,否則待分離組分可能沉底。需要分離的樣品顆粒的沉降速度取決于顆粒形狀、大小、密度及離心力等因素。
其最經典的應用就是通過蔗糖密度梯度離心,進行各種亞細胞器(核糖體、線粒體、Exosome等)和病毒顆粒(病毒載體、疫苗等)的純化。以70S核糖體沉淀為例,經過水解后,可利用蔗糖密度梯度離心,進一步分離純化得到50S和30S的兩個亞基。具體的實驗流程如圖4所示。
圖4:以70S的核糖體為例,水解后可通過蔗糖密度梯度離心,進一步分離純化得到50S和30S的兩個亞基
等密度梯度離心 (isopycnic centrifugation)
等密度梯度離心是根據樣品中各組分的浮力密度差不同進行分離。在離心力場中,溶液中顆粒浮力密度小則上浮,浮力密度大則下沉,上浮和下沉的顆粒會一直延梯度液移動到與其浮力密度恰好相等的位置上,該位置也稱顆粒的等密度點。
制備密度梯度和加樣:
a) 等密度平衡區帶(Equilibrium Zonal):將密度較低(輕)的緩沖液置于離心管頂部,下方依次疊加密度遞增的緩沖液,形成不連續的密度梯度。把含有目標顆粒的樣品輕輕鋪加于梯度液柱頂部。
b) 等密度梯度(Isopycnic):將自形成連續密度梯度液與樣品直接混合
離心:在高速離心力作用下,顆粒沿管長方向沉降或上浮,直至達到與其密度相同的液層(等密度點)。
收集:停止離心后,通過穿刺管底、吸液或冷凍切割管壁等方法,按層收集不同密度條帶中的顆粒。
等密度梯度離心前后樣品的狀態如圖5所示。因此,在離心前,樣品可置于梯度液的任意位置,一般是均勻分布在梯度液中。
離心時樣品各組分顆粒將按其密度大小分別移至等密度點形成區帶,形成的區帶不會因離心時間長而發生變化。離心后收集所需區帶顆粒即為純化組分。等密度梯度離心法的離心效果取決于樣品顆粒的浮力密度差,密度差越大,分離效果越顯著,與樣品顆粒的大小與形狀無關。
等密度梯度離心經常使用的梯度液包括氯化銫(CsCI)、溴化鈉等,典型的應用包括質粒 DNA(或者其他DNA、RNA核酸片段)的大規模高純度純化,脂蛋白的分離純化等(圖6-7)。
圖6:質粒DNA的氯化銫等密度梯度離心分離純化流程
在密度梯度離心操作中,梯度介質的鋪設是決定分離精度的核心步驟。
常用介質必須具備以下特性以確保樣品完整性與實驗重現性:
-
足夠高的溶解度,可形成所需密度
-
低黏度,利于快速沉降
-
化學惰性或低生物毒性,不損傷生物活性
-
易于去除或不影響下游實驗
根據目標顆粒的沉降系數或浮力密度,可參考下圖(圖9)選用合適介質鋪設連續梯度液或不連續梯度液。連續梯度液密度變化是平滑連續的,不連續梯度液密度是分層的、呈階梯式變化(圖10)。因此,連續梯度用于精細分離大小相近的顆粒(如不同構象的DNA),分辨率取決于斜率;不連續梯度更像篩子,先快速分層,再在階梯界面處“把關”,常用于先粗分、后回收,兼顧速度與通量。
接下來,也給大家介紹幾種較常用的密度梯度液(圖11)。
-
梯度類型選擇:連續梯度(continuous)可獲更高分辨率;不連續梯度(step)操作更快。
-
轉速與時間:需經實驗優化,避免過度離心導致顆粒聚集或梯度破壞。
-
溫度:4 °C常用于保護生物活性。
-
樣品體積:一般不超過梯度體積的10–20%,以防過載。
-
無菌操作:病毒或細胞實驗需全程無菌。
密度梯度離心以其高分辨率、溫和條件和廣泛適用性,成為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核心技術之一。選擇合適的梯度介質、優化梯度形狀及離心參數,是實現高效分離的關鍵。我們在此也舉例了比較常用的應用場景(圖12),幫助大家快速選擇。